15 49.0138 8.38624 arrow 0 bullet 1 4000 1 0 horizontal https://am1320.com 300 0 1
theme-sticky-logo-alt
December 21, 2023

情報監管機構表示 讓外交官在國外收集敏感資訊的計劃存在遭外國針對的風險

加拿大的情報監管機構表示,一項讓外交官在國外收集敏感資訊的計劃,存在遭外國針對的風險。

國家安全及情報監管機構警告,加拿大的全球安全報告計劃沒有得到充分監控,有時會導致加拿大的盟友將本國外交官與間諜混為一談。

根據計劃,聯邦全球事務部派出約30名外交官到國外查訪活躍份子、記者及武裝反對派團體等。

國會的國家安全與情報委員會稱,參與計劃的官員是經認可及指定的外交官,自2002年以來,他們透過政府與非政府聯繫網絡公開收集訊息。

加拿大並無如美國中央情報局一樣於海外運作的秘密間諜機構,但外交官收集的資訊,經常與本國的間諜機構加拿大安全情報局CSIS分享。

不過,國家安全及情報監管機構發現,相對間諜機構的工作,該計劃所扮演的角色缺乏明確。

報告指,對於如何避免違反禁止外交官從事間諜活動的國際規則,計劃缺乏足夠的培訓與了解,亦缺乏消息來源的保障措施。

報告更稱,沒有證據顯示官員了解可向聯繫人提供的保證內容,或聯繫人是否完全理解其提供訊息的用途。

報告警告,有關差異可能會導致與外國的關係緊張,並危及與本國官員交談的人員安全。

報告的發出日期為2020年12月,但於星期三下午才透過網絡發布。

該監管機構沒有解釋延遲發表報告的原因,但在2021年3月向政府提交的函件表示,由於有外國政府審閱報告並帶來影響,當時不會公開報告。

此外,報告稱,從事有關工作的人認為自己與間諜不同,原因是他們在外交任務中已有獲認可的角色。

不過,據管理外交事務的維也納公約規定,在評估是否濫用特權與豁免時,無論參與計劃的官員,其行為是公開或是秘密,以及他們是否執行任務或向所聯繫的人支付報酬,都不是決定性因素,而事實上,引起他國注意的很多干擾活動都是明顯及公開。

監管機構發現,只有4人負責管理一支由約30名人員組成的團隊,該團隊一年內會發出約2,000份報告,防礙充分的素質控制。

另一方面,該機構更發現存在溝通不足問題,例如是透過電郵發送予官員的政策與訊息,有時留在大使館,而不是鎖定於政府內。

報告建議,計劃應引入更強而有力的管治與問責架構、並有額外的監督及關注資訊管理的最佳方式。

聯邦全球事務部星期三發出的聲明表示,正優先考慮新的問責機制,該計劃是倚賴外國人自願分享訊息,外交官的運作公開、合法及完全遵守維也納公約。

外交部長Melanie Joly喬美蘭未對報告作出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