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49.0138 8.38624 arrow 0 bullet 1 4000 1 0 horizontal https://am1320.com 300 0 1
theme-sticky-logo-alt
June 14, 2024

安省一名女子幾乎成為一項盜用個人資料購物的騙案受害者 幸好她機智才沒有損失

安省伊陶碧谷一名女子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當一台筆記型電腦送到其住宅門口時,她感到很驚訝,原因她並無訂購該部電腦,但標籤上有其地址。

事主Denise Baillargeon說,日前有人將一台筆記型電腦送抵其住宅,她檢查時發現屬一台價值約4,900元的MacBook Pro,她與丈夫沒有訂購電腦,包裹上更寫上別人的名字,但交貨點是她們的地址。

Baillargeon稱,在該台筆記型電腦出現在家門後,丈夫注意到她們的超市Costco帳戶上有一筆待處理的費用,不久後,便有人上門欲取走電腦。

一名Uber網約車司機說,收到一項領取包裹的要求,但包裹寄到錯誤的地址,不過,Baillargeon向對方稱,不能拿走包裹,原因是她們要為包裹支付5,000元。

Baillargeon與丈夫期間聯繫Costco及警方,並得悉,似乎有人透過她們的Costco帳戶、訂購帶有該對夫婦信用卡資料的包裹,包裹送抵後,竊賊便計劃將其拿走,但Baillargeon搶先將包裹帶入住所。

她說,竊賊當時正在等待,希望沒有人會在住所內時,便偷走這個包裹,她更認為,其房屋之前已正被人監視。

雖然Costco已表示,會將該台筆記型電腦收回,不會向Baillargeon收取任何費用,但她仍想警告其他人,要防範家門前出現奇怪的包裹。

她說,公眾應知道,即使包裹上有其地址,亦不要將這類包裹交予其他人。

網絡安全專家Claudiu Popa表示,這項是一個舊騙局的新變種方式,賊人之前可竊取信用卡、並將包裹送到幾乎任何地方,但現時變得更為困難,因此,他們要將包裹送到與被盜信用卡資料相關的地址。

他強調,欺詐的問題在於大部分情況下,民眾永遠不知道財務資料是如何被盜。

Popa指出,類似騙局以前被稱為送貨delivery或代發drop ship騙局,現時則稱為雙層double decker騙局,原因是竊賊需破解兩個資料來源,才能使其發揮作用,包括需竊取身分及財務信息,然後組合一起,才能實施欺詐行為。

當遇到同類事故時,必須盡快將包裹帶屋內、為各帳戶使用不同密碼,以免遭駭客攻擊、並要密切留意銀行帳戶與信用卡對帳單、以及任何可疑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