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詩渡輪公司於星期二宣布,經2021年啟動的全球採購程序,包括現場考察與第三方背景審查後,中國招商工業威海船廠獲選為其建造4艘新款大型船舶。
渡輪公司行政總裁Nicolas Jimenez表示,由於威海船廠是全球客運渡輪建造與造船領域的領導者,因此該公司獲選中,其綜合實力包括技術能力、高品質與安全標準、渡輪建造經驗、按時交付安全可靠船舶的可靠能力、以及為客戶帶來的總體成本與價值等,所有因素均至關重要,原因是渡輪的需求不斷增長,公司亦需更新老化的船隊。
該4艘大型渡輪預計於2031年投入使用,取代現時船隊中的老舊船舶。
渡輪公司發出的公告並未披露這4艘渡輪的成本,但表示,最終價格在BC渡輪專員批准的限額內,披露成本亦可能會影響渡輪公司於未來採購時獲優惠價格的能力。
此外,船隊更新主管Ed Hooper稱,渡輪公司將在整個建造過程中,派出一支由約20名員工與承包商組成的團隊,駐紮在威海的造船廠,以監督工作及確保渡輪質素。
威海船廠曾與瑞典及意大利等的大型造船公司合作,為法國公司提供渡輪,並為大西洋海運渡輪公司建造船舶,該渡輪公司是一家營運紐芬蘭省與洛華斯高沙省之間渡輪航線的公營公司。
Hooper指,威海船廠是20間獲確定有資格承接訂單的船廠之一,在建造渡輪公司所需的滾裝式渡輪方面擁有多年專業經驗,因此,船廠擁有公司所需要的條件。
加拿大海洋工業及造船協會主席兼行政總裁Colin Cooke曾呼籲各級政府禁止政府實體與公營公司購買、或租賃中國製的船舶,以保護加拿大的工業與國家安全,並確保人權與符合道德的商業行為得到維護。
Cooke在去年發出的聲明促請對進口到加拿大的中國製船舶徵收百分之100關稅。
聲明表示,中國造船業奉行的原則是對商用船舶出口進行補貼,以增強國家的軍事實力,而為全球市場生產渡輪與貨船的造船廠,亦用於建造軍艦。
Cooke說,隨著中國海軍的持續發展,便越來越多地利用其艦隊挑戰加拿大及其盟友的利益,有關利益甚至延伸到加拿大的北極水域。
不過,國際渡輪組織Interferry行政總裁Mike Corrigan表示,該協會絕大部分成員已將大型渡輪訂單轉移至中國的造船廠,原因是在中國境外,幾乎沒有造船廠仍擁有建造與支持大型渡輪的意願、專業知識及基礎設施。
此外,現時並無加拿大的造船廠競標BC渡輪公司的最新船舶建造合約。
該渡輪公司的Island 級電動渡輪在羅馬尼亞建造,Salish級渡輪在波蘭建造,另外三艘渡輪就於德國建造,總造價超過5億元。
渡輪公司稱,該4艘渡輪在投入營運後的首十年內,將透過改裝與定期維修等工作,為本地的海洋經濟帶來超過2.3億元收益。
各艘船隻的預計服役期為45年,在其使用壽命內,將需超過10億元的維修與改裝成本。
招商工業威海船廠總部位於山東省的主要船舶城市威海,自2019年起由招商局集團擁有。